在眼科疾病中,有一种被称为“顽症”的眼疾叫眼球震颤。这种病多发于儿童,病症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虽然不至于眼盲,但会严重影响视力。
在刚刚结束的2019上海国际视觉与眼球震颤学术会议上,关于眼球震颤的技术交流与学术探讨,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到这种眼疾的常识和治疗的希望。
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斜弱视与儿童眼病专业组组长杨东生教授分享眼球震颤常识和治疗
眼球震颤是可以治疗的
那么,这种眼疾到底能不能治疗?对于这个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斜弱视与儿童眼病专业组组长杨东生教授表示,眼震的原因及表现多种多样,涉及的学科众多,但并非不能治疗。
对此,美国东北俄亥俄医科大学的Richard W.Hertle教授也认为,眼球震颤是很少见很困难的一种疾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过治疗来得到改善,让更多孩子的视力得到提高。
据悉,杨东生专注眼球震颤领域多年,与Richard W.Hertle教授合作眼球震颤临床研究达17年之久,回国后加入了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成为了集团斜弱视与小儿眼病学科带头人。
杨东生介绍称,从发病原因上来说,眼球震颤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另一类是由于中枢疾病,内耳疾病以及眼科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继发性眼球震颤。对于继发性眼球震颤,主要治疗方法是消除原发病。
“对于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目前主观上是无法控制眼球的震颤的。所以,对于这些患儿,治疗目的不是消除眼震,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减轻眼球震颤的程度,改善视力,以及改善由于眼震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斜视,代偿头位等。”杨东生说。
在杨东生看来,不仅是普通大众,眼球震颤众多行业从业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都不够,都认为是没办法治疗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杨东生表示,虽说眼球震颤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疗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目前眼球震颤患者治疗率低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验光与视觉科学专业副教授Larry A. Abel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研究,得出眼球震颤这个病不会致盲,但是会使视力下降,因为不致盲,所以这个病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但是通过研究,在各种情绪下,眼球震颤带来的后果不尽相同,有的时候会产生严重影响。
“按照四千分之一的发病率,中国的眼球震颤患者约有25-30万人,作为眼球震颤相对专业强一点的普瑞眼科医院手术量约为500-600,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杨东生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会议,加强对眼球震颤的认知,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大家彼此也能得到提高。
对此,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总经理叶朝红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即希望通过这种大型学术会议,“真正为我们眼科从业者提供一个专业化的平台,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国内眼科行业的研究和临床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叶朝红还透露:“这次会议是普瑞眼科医院集团的一次练兵,希望把会议办成连续性的。今年下半年,受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托,我们将承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希望普瑞眼科为行业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医生建议:发现眼病要早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何保护这扇窗显得格外重要。
会议现场,山东亮康眼科医院院长王平对中新网表示,应该从视觉的角度让更多的人认识眼病,特别是先天性儿童性眼病这个概念。
“国外专家到我们中国来会诊,他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眼睛健康重视不够,例如,好多的孩子到我们研究所来之前,差不多大小医院都去过了,好多家长对医生的合理建议没有正真采纳,在外国,若是病人不能采纳医生的建议,可能以后不能成为这个医生的病人。”王平说。
王平对家长的建议是,一旦发现孩子眼睛有症状或者在体检筛查的时候发现孩子有眼病,一定要重视起来。医生的建议一定要认真听取,发现眼病要早治,孩子出生到3岁之前是最关键的年龄,不要认为孩子年龄小,等长大了以后再来治,因为这样可能会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期。
|
-
紫金山天文台:火星“约会”毕宿五演绎“火眼金睛”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 4%,与...